隨著時代的進步,遊戲已經越來越多樣化,種類繁多,但也因此競爭的激烈,當遊戲構想相近,創意內容不足,那便只是換了皮而已。
以前的遊戲操作簡單,目標單純
現在有好多遊戲都躍上電競的產業,比拚的都是反應能力跟硬實力,可是在以前並沒有電競產業的時候,網路上你能找到的遊戲都是非常休閒愜意的。還記得,在我小時候有個網站叫做「史萊姆好玩遊戲區」,在這裡面的遊戲有好幾種,怎麼挑都好玩,不乏許多小遊戲,大多數是網頁板,但操作跟遊玩性卻不會打多少折扣,更有些是下載起來可以收藏玩的遊戲,最知名的幾個,如:皮卡丘打排球、小小CS、上下樓梯、彈珠檯、史瓦特大進擊、越南大戰、LF2等等,這些遊戲應該有不少8年級生的玩家都有接觸過,每一樣的玩法跟創新都是不一樣的,在當時可是人見人討論呢,這些遊戲的內容相對現在的線上遊戲或者單機遊戲,操作上都比較簡單,架構很單純,遊戲目標比較簡單。
不研發新遊戲模式,只要換個皮就是新推出!
回到現在,現在的遊戲如果不夠豐富,那是會被淘汰的,遊戲目標、遊戲故事、遊戲玩法等等,在製作這些遊戲內容過程中,所消耗的成本跟時間,也是非常龐大,不僅是創意發想有困難,還要迎合大眾喜好,在這樣的遊戲市場機制下,許多廠商紛紛改變策略,將遊戲目標、故事、玩法都近乎相同,不外乎就是打怪有裝備、有時裝、有騎寵,換個包裝,例如:古裝、修行、特色寵、特色地圖、角色背景,並且定位在免費遊戲,讓大量的玩家遊玩,利用玩家之間比較的心態,讓課金手段備受玩家依賴,賺取當中的利潤,這類課金遊戲,現今都被玩家戲稱「換皮遊戲」。這類遊戲在手遊更是多如牛毛,比比皆是,甚至有些還會模仿其他遊戲,絲毫不怕侵權。
只要換皮推出,荷包賺滿滿,玩家眾多很難改變
而瑪莉歐之父,任天堂的遊戲製作人堂本茂,也認為這樣的經營方式,會對遊戲產業造成極大影響,讓遊戲壽命大幅減短,創新創意遊戲的減少,儘管如此不樂見,但現如今還是有不少玩家依然支持這些遊戲,而廠商方面更是從這些遊戲賺取不少盈利,也就不可能改變策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