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部透露社經地位?加拿大研究揭露,笑容與眼神藏玄機

今天巴小奇想和大家探討人類行為與心理學的趣味話題。要和大家分享一項來自多倫多大學的研究,這項研究透過分析人的臉部特徵,竟可以揭示其社經地位,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一發現。

研究背景與方法

多倫多大學的心理學教授Nicholas O. Rule與研究生R. Thora Bjornsdottir合作,發表了一項關於如何從臉部線索識別人的社會階級的研究。研究團隊蒐集了80張男女照片,其中包括年收入15萬美元以上的富裕階層與年收入低於35,000美元的勞動階層,參與者需判斷這些人的社經地位。

研究方法

  1. 參與者與照片選擇: 研究團隊精選了80張男性和女性的照片,這些照片來自於不同的社經背景。其中一半的人被定義為高社經地位,年收入超過15萬美元;另一半則被定義為低社經地位,年收入不超過35,000美元。

  2. 照片處理: 為了確保研究的客觀性,所有的照片都被處理為顯示被攝者「毫無表情」的狀態,以減少任何可能影響受試者判斷的表情因素。

  3. 實驗設計: 參與者被邀請來對這些照片中的人物進行社經地位的判斷。他們需要根據自己的第一印象,決定每張照片中的人屬於高社經地位還是低社經地位。

  4. 資料分析: 研究者收集並分析了參與者的回答,尤其關注那些被正確判斷社經地位的照片,以及參與者在做出判斷時依賴的臉部線索。

重要發現:臉部表情的奧秘

多倫多大學的這項研究揭露了一個驚人的發現:僅僅通過觀察人的臉部特徵,尤其是眼睛和嘴巴,就能以高達68%的準確率判斷出一個人的社經地位。這一發現突破了傳統的心理學和社會學理論,顯示臉部表情,即使在不明顯表達情緒的情況下,也能透露出豐富的社會和經濟信息。

研究中,受試者被展示了一系列照片,這些照片的人物被指示保持中性表情,以最大限度減少表情帶來的影響。然而,即便如此,受試者仍能相對準確地識別出照片中人物的經濟狀況和社會階層。這主要是因為人們的臉部肌肉,特別是那些控制微笑的肌肉,會在日常生活中因為經常使用而留下微妙的痕跡。

當一個人經常微笑時,他們的眼角會形成特定的紋路,而嘴角的肌肉也會展現出某種特定的狀態,這些都是不自覺的肌肉記憶的表現。這些痕跡在臉部是難以偽裝的,甚至在被要求保持中性表情時,這些微妙的肌肉狀態仍然能夠為觀察者提供足夠的線索,來推斷其社會經濟地位。

此外,這種能力可能源於人類進化中發展出的社會判斷機制,這種機制使人們能夠快速評估他人的社會屬性,這在古代是生存和社交互動的重要技能。在現代社會中,雖然不再那麼關鍵,但這種判斷力的殘留仍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社會交往。

笑容與眼神:社經地位的隱性指標

這項研究中發現的「笑容與眼神」作為社經地位的隱性指標,提供了對人類表情學深入而細緻的理解。在不自覺中,人們的生活狀態、情緒體驗以及經常性的心理反應,都會對其面部肌肉造成長期的影響,這種影響最終形成了人們臉部的微表情,這些微表情可以作為判斷其社經地位的依據。

情緒狀態與臉部肌肉之間的關聯基於一種心理和生理的互動機制。當人們經歷正面情緒(如快樂、成功感、安全感等)時,臉部的表情肌肉,尤其是控制微笑的肌肉(如眼圈肌和顴骨肌)會更頻繁地被使用。這種頻繁的使用會加強這些肌肉的肌肉記憶,即使在不笑的時候,也可能使得眼角略帶上揚或嘴角輕微翹起。

對於那些生活無憂、經常性經歷正面情緒的富裕人士來說,他們的臉部會更多展現出這些微小卻明顯的快樂痕跡。這不僅限於顯性的大笑,連那些微小的、幾乎不被察覺的快樂表情也會在日積月累中,在臉部留下痕跡。這些痕跡成為了判斷一個人可能屬於更高社經地位的隱性指標。

社會意義與應用

這項研究不僅在學術上提供了關於社會階層與臉部表情之間的新見解,也可能對社會互動甚至是職場如何基於非語言線索作出快速判斷有所啟示。了解這些隱性的社會信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周圍人的背景和可能的生活經歷。鼓勵我們更加關注和利用非語言的社會信號,以促進更有效的溝通和更公平的社會互動。

透過臉部的微妙變化揭示一個人的社經地位,這項研究不僅拓展了我們對人類行為學的理解,也提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每一個微笑與眼神,都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透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