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大家好!我是巴小艾。代謝症候群近年來成為現代人最常見的健康隱患之一,其中一個指標特別值得女性朋友們注意——腰圍。研究顯示,女性在65歲以後,腰圍過粗的比例高達75%,而這個指標與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有密切關聯。今天就讓巴小艾帶大家深入了解,如何掌握腰圍這個「健康風險指標」,及早預防代謝症候群。
腰圍過粗為代謝症候群主要危險因子 糖尿病風險增倍
代謝症候群主要由五大危險因子組成: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及二害(腰圍過粗、好的膽固醇不足)。如果同時出現三個以上的異常指標,就符合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根據台灣國民健康署的統計,20歲以上民眾有一半以上的腰圍過粗問題,而在65歲以上的女性中,這個比例更是達到了75%。
腰圍過粗不僅代表肥胖,更象徵著內臟脂肪的增加,而內臟脂肪正是引發代謝性疾病的元兇之一。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楊偉勛指出,腰圍過粗的人群中,糖尿病的風險會提高兩倍以上。如果確定罹患代謝症候群,糖尿病的風險甚至會增加到六倍。不僅如此,隨著年齡增長,如果腰圍問題不改善,五年後好的膽固醇可能降低13%至18%,血糖與血脂異常風險也會顯著提升。
女性更年期後,腹部脂肪堆積風險更高
女性在更年期前後,荷爾蒙變化使得脂肪分布出現轉變。年輕時脂肪較易堆積在大腿和臀部,但隨著停經,脂肪則容易集中在腹部,形成「啤酒肚」。這種脂肪堆積方式與男性相似,增加了罹患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巴小艾建議,女性在進入更年期後,更應積極控制體重,特別是腰圍。透過運動和飲食的調整,能有效減少腹部脂肪。平時不妨養成量腰圍的習慣,定期監控腰圍變化,有助及早發現健康隱憂。
如何正確測量腰圍?這樣做才能掌握健康數據
腰圍的測量不只是一個數字,更是評估健康風險的重要指標。奇美醫院預防醫學科主任蔡孟修提醒,正確的腰圍測量應該在肋骨下方、胯骨上方、肚臍附近進行,測量時皮尺需與地面平行,並於呼氣時記錄數值。根據建議,成年男性的腰圍應小於90公分,女性則應小於80公分。
巴小艾發現,很多人測量腰圍時會犯錯,因為測量位置過高或過低,導致數據偏差。因此,掌握正確的測量方式才能真正了解腰圍狀況,讓健康管理更有依據。
飲食與運動雙管齊下,對抗代謝症候群
要有效防治代謝症候群,光靠測量腰圍還不夠,飲食與運動更是不可或缺的調整要素。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聯會副理事長陳珮蓉建議,日常飲食應遵循「健康餐盤原則」,盡量選擇多樣化顏色的蔬菜和水果,減少油、糖、鹽的攝取,並多食用原型食物。例如,吃水果比喝果汁更有益,因為水果含有更多纖維,有助穩定血糖。
運動方面,不需要高強度的訓練,每天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例如快走或深蹲,就能幫助減少腹部脂肪,降低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即便是討厭運動的人,也可以試著從簡單的拉伸或步行開始。
國健署活動提升代謝症候群防治意識
為了提升民眾對代謝症候群的關注,國民健康署與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於113年8月舉辦了「代謝三五成群 瘦腰就贏」網路活動,鼓勵民眾參加防治代謝症候群的問答遊戲,還能透過「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預測未來10年內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風險。
巴小艾鼓勵大家積極參與這類健康活動,除了有機會抽獎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對健康的重視。隨時記錄腰圍、血壓、血糖等數值,不僅有助於掌握健康狀況,也能讓自己有更清楚的目標來調整生活習慣。
總結
代謝症候群雖然是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但只要及時介入與預防,還是可以逆轉的。特別是女性朋友,年紀增長後更要警惕腰圍問題,因為這不僅影響外觀,還關係到內臟健康和慢性病風險。巴小艾提醒大家,養成量腰圍的好習慣,並搭配適當的飲食與運動,才能真正把健康握在手中!